五种较为常见的网络支付陷阱
最后发布日期:2016-10-28
随着网络支付的大行其道,不法分子在网络支付中设下的陷阱也是层出不穷。这里为大家指出几种常见的网络支付陷阱。
1.钓鱼网站

不法分子通过网站建设的相关技术,建设一个和正规大型网站(例如:淘宝)的某一个页面相似度非常高的页面或网站。再以客服或工作人员让其办理相关业务的名义推送给受害者,一旦受害者在钓鱼网站上办理业务,不但会将网络支付的帐号、密码信息泄漏出去。办理的也是一个虚假的业务。办理业务的资金也将进入不法分子的钱包。
防范方法:尽量不要点击别人通过社交工具推送的网络支付连接,如果确实需要,在输入支付账户在前,多观察是否和平时有区别。一般情况下很难分别,所以还是装个杀毒软件吧!
2.利用社交工具窃取信息
不法分子盗取社交工具(QQ)后,会冒充此工具的主人,向其朋友、亲戚索要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盗取后,在通过网络盗取受害者账户中的资金。
防范方法:遇见这种情况给亲戚、朋友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即可。
3、虚假客服,索要动态密码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多信息都会在不经意间就泄露出去,而且我们还不自知。那不法分子冒充客服或工作人员打电话以各种理由索要验证码,同时犯罪分子用受害者的卡在网上消费,银行发送的验证码,受害者往往不清不楚的就报给了犯罪分子。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防范方法:不要向任何人透漏所有的“验证码”等信息!
4.免费wifi窃取帐号信息

不法分子会在公共场所提供一个免费WiFi,持卡人使用后,极易被植入木马病毒,被盗取移动终端内的银行卡信息;除此之外,不法分子会把正规网站的网址绑 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当持卡人使用其WiFi网络并输入正确网址时,会跳转到一个高度仿真的假网站,如进行网络支付,就会导致卡片信息泄露
防范方法:不要连接不明的wifi网络,不要在公共wifi网络下,使用支付账号,例如手机银行、淘宝等
5.木马病毒入侵

不法分子会将木马病毒放置在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或一些下载的文件、视频、图片等等这些地方,受害者在浏览这些地方或下载带木马病毒的文件,就会让自己的电脑、手机感染这些木马病毒,再使用支付账户时,就会泄漏支付信息。
防范方法:尽量浏览一些大网站;安装杀毒软件。
上一篇:微信买单让无开发能力的中小型商家快速接入微信支付 下一篇:市民银行卡中的钱不翼而飞!是个人使用不当?还是银行ATM机存在安全漏洞?